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新路径,近日我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团队先后与百度、新道科技和杭州睿数科技就我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群建设召开了线上、线下多次专项研讨会。会上,专家们结合榆林学院实际,围绕“知、用、思”进行了指导,从让学生知道人工智能是什么、让学生明白人工智能怎么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未来发展等方面对课程群尤其是通识必修课教学大纲进行了论证。随后,与会人员就授课模式、模块设计、激励措施、考核方式等课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我校在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把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纳入全校公选课,这是适应时代需求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一环,该课程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面向理工、文史、管理、艺术类48个专业开设,由我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组建教学团队,团队成员由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教师组成,将为学生打造全新的学习场景和自主学习空间,探索形成个性化学生路径,不断推动我校人才培养数智化转型提升。
通过我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教学团队的不断探索与调研,只等年后春季学期开学,这门人工智能通识课即可全面开课。人工智能通识课面向全校大一新生6个大类,不同大类对这门课的教学要求不一样,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程度要求不一样,因此这门课将实行‘分类别分层次’教学,其三分之二的教学内容是人工智能基本概念、原理等面向所有大类的共性基础内容,还有三分之一是针对各大类学科特点,结合典型应用场景的个性化定制内容。

开课在即,厉兵秣马,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努力打造精品。我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从12月1日起,将持续举办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研讨会和寒假师资集中培训。对于这门课的实践环节,学校将携手百度、新道科技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深化产教融合,聘请企业导师共同指导课程实践。对不同大类学生同样实施“共性+个性”分层差别化的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将鼓励其与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