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米启超一行4人莅临信息工程学院,双方就电子信息硕士点申报、基金联合申报、产业学院建设、工程教育认证、学科竞赛与社团建设、大模型应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科研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峰主持座谈会,我院产业学院建设与工程教育认证团队成员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学院的办学历史、发展现状、办学特色和学生就业情况。在硕士点申报、工程教育认证、学科建设等方面,双方进行了深入探讨。张峰指出,双方未来应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合作:
一是聚力电子信息硕士点申报,共筑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双方将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联合组建跨校导师团队,共享科研平台资源。共同探讨申报策略,分享成功经验,提升硕士点申报质量。二是创新基金联合申报机制,打造科研协同共同体。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依托双方优势学科,遴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课题共同申报,提升项目命中率。三是深耕产业学院建设,构建产教融合新范式。依托我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经验,双方通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库、开发虚实融合实训系统,打造“课程-竞赛-认证-就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链,共建产学研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打造“双导师制”协同育人模式。四是对标工程教育认证,共推教学质量革命。建立认证材料共享机制,互派专家开展预评估与校内培训,实现认证工作常态化。五是激活双创教育生态,共建竞赛育人平台。联合举办电子信息领域竞赛与创新实践活动,组建跨校科研社团,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六是领跑AI教育变革,探索大模型赋能路径。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领域,双方将联合开发《AI+行业应用实践》系列课程,共建AI实践实验室,开发大模型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课程,普及人工智能基础素养。
米启超对信息工程学院在校企合作、产业学院建设、学科发展和项目申报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信息工程学院为河南城建学院硕士点申报提供的建议和经验分享表示诚挚谢意。
座谈结束后,双方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议》并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和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标志着合作迈入新阶段。未来,两院将持续畅通沟通机制,依托优势互补,深化产教融合,共同推动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此次战略合作标志着两校进入全方位协同创新阶段。未来,双方将聚焦数字经济与智能技术融合发展需求,共同构建“学科交叉-科研协同-产教互通”的育人新生态,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近年来,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科建设跨越发展,产业学院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学院走出去、请进来,与国内外院校互动频繁,助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硕士点高质量建设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