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效率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体现。鸿蒙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已突破了操作系统内核、AI大模型、AI框架和编译器、编程语言等核心技术,为生态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有超过200家科技企业正在深化鸿蒙原生应用开发,覆盖了便捷生活、出行文旅、金融便利、社交资讯、生产力工具、影音娱乐、游戏等领域,鸿蒙原生应用生态链已基本成形,鸿蒙生态开发已经具备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信息工程学院在多年的应用型新工科人才办学实践中,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已经形成了产学研融合,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特色化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途径,深化新时代交叉互融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
结合国家科技产业的战略与发展,紧密对接陕西重点产业链建设需求,信息工程学院依托于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学院开设了“鸿蒙移动应用开发”微专业。以服务国家科技需求与战略为宗旨,发挥信息工程学院的新工科特色化办学理念,培养鸿蒙生态链应用的高级人才。
一、微专业简介
为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加快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交叉融合建设,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微专业建设应运而生。
鸿蒙移动应用开发微专业是由信息工程学院根据榆林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微专业建设规划设立的积极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崭新模式,是专业之外人才培养个性化方式的有效补充。微专业设立遵循面向产业发展方向广阔、需求重大、学科融合、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深度融合、整合跨学科师资和教育资源深度融合、第二课堂小班化教学、广视角递进式创新培养等超常规培养方式优势,在“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国家重大软件战略需求,开设“鸿蒙移动应用开发技术”专业,通过4门课程(共12学分,含项目实战),培养学生在智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知识获取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的能力。学生修完本微专业后,可在信息产业、文化教育、政府机构、国防等领域从事智能信息分析、智能软件应用与推广的基本工作。
本微专业课程由信息工程学院与华为等共同设计和制作,课程内容循序渐进,以丰富的实验案例让学生切实掌握开发技术,最后通过综合项目让学生真正掌握开发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相应的企业开发技巧。
二、培养目标
1.知识
了解鸿蒙系统,熟悉鸿蒙应用模块及模块启动流程并掌握任务及任务调度原理,掌握AT指令、WIFI开发流程、网络开发及协议处理。
掌握三库移植步骤,熟悉MQTT物联网通信协议。
掌握软件应用开发工程创建及运行流程。
掌握Stage模型、基于ArkTS的UI开发及应用核心服务。
2.能力
具备熟练构建鸿蒙本地开发环境及应用模块基本的开发能力。
具备鸿蒙智能硬件接口应用基本编程、鸿蒙智能硬件的选型及设计简单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能力。
具备AT指令应用操作及自定义AT指令编程、鸿蒙智能硬件WiFi组网编程及鸿蒙智能硬件网络通信编程能力。
具备Stage模型的软件应用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3.素质与情感价值观
具有团队合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具有民族科技发展的历史使命感及责任感。
养成良好的中、英文技术资料的查询、阅读和自学能力。
具备持续学习的意愿和毅力。
三、核心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基础、鸿蒙移动应用开发、鸿蒙智能硬件开发、Springboot 微服务与鸿蒙移动应用项目实践。
四、学制与结业
本专业修读年限为2 个学期(含寒暑假),线上、线下混合授课,共计4门课程,12学分。完成全部课程修满学分的同学,可获得鸿蒙分布式协同办公应用开发证书以及 “鸿蒙移动应用开发”微专业证书。
1.微专业教学计划、招生录取、选课组织、考试安排、日常管理等由信息工程学院统一安排。
2.原则上采取单独编班形式组织教学,一般安排在学校非主修时段授课。
3.学生按照微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修读完成课程学分,经学院审核后,报教务处审定并开具微专业修读证明。
4.微专业课程成绩由学院管理,在微专业成绩单上显示;考核合格后可置换相同学分的专业限选课程,微专业课程考核不合格的,不影响评奖评优和毕业资格。
5.因学业情况变化等,学生可向学院提出退出申请,经学院审核同意后正式退出微专业。
五、报名与选拔
招生人数:计划招生50人,面向榆林学院所有专业二年级及以上在校本科生。
报名要求: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
2.综合素质高,主修专业课程无不及格现象。
3.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修读过《大学生信息技术》等基础课程。
报名方式:
请报名的同学将报名表(见附件)于7月1日前发送至403877976@qq.com
联系人:杨老师,杜老师,曹老师,
地址:1号教学楼302院办公室
联系电话:0912-3891364
报名咨询微信群二维码
附件: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