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展开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微光起航·智启未来-榆林学院教育部首批“双千计划”微专业招生啦!

解锁多元技能图谱,赢在未来起跑线!

作者:韩贝 编辑:杨斐 审核:张峰 信息来源: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发布日期:2025-07-12 点击量:

亲爱的同学们:

想跨出专业壁垒,拓展未来发展边界吗?

想紧跟时代浪潮,掌握新兴产业核心技能吗?

榆林学院教育部首批“双千计划”

微专业招生正式启动啦!

以AI为引擎,赋能成长新路径

3个热门前沿方向重磅来袭

带你解锁属于自己的“多元发展第二曲线”

快来 Pick 你的未来新赛道!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重磅推出:

“鸿蒙开发技术与应用”

“人工智能训练工程”

“无人机智控及视觉检测”

依托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优质资源,

精准对接产业发展与就业需求,

助你打通专业壁垒、提升核心竞争力!

🚀 小班制教学|企业实训加持|项目制驱动

💼 高质量就业|多领域融合|技能+证书双提升

马上开启你的新成长周期,

让每一份努力都更具价值!

榆林学院,等你来加入!

13BE1

13685

一、教育部首批“双千计划”微专业“鸿蒙开发技术与应用”

D879


(一)培养目标

鸿蒙开发技术与应用微专业聚焦鸿蒙操作系统生态,覆盖“南向设备开发+北向应用开发+场景化综合实践”三大核心领域,培养具备全栈开发能力与行业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将精通ArkTS/JavaScript开发语言,熟悉分布式应用开发,能独立完成跨设备应用开发。通过项目实战,学生将具备全流程开发能力,满足鸿蒙生态建设需求,可在智能矿山、智慧农业等领域从事鸿蒙应用开发、系统优化等工作。

(二)招生对象和条件

1、招生对象

鸿蒙开发技术与应用微专业主要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二年级及以上在校本科生,同时也招收全校二年级及以上其他理工科专业本科生

2、报名要求

(1)具备计算机基础,已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且成绩大于等于70分;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纪记录,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3)主修专业成绩良好,学有余力。

(三)招生计划和学制

本次招生规模为20人,学制为3学期(1.5年)。

(四)课程设置

147F7

(五)就业前景

修满学分后获榆林学院鸿蒙开发技术与应用微专业证书,定向推荐至合作企业。

就业前景分析:根据智联招聘2024Q1报告、拉勾网《2024鸿蒙生态薪资白皮书》、生态企业年报等数据,鸿蒙开发岗位薪资水平显著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初级工程师月薪范围在10K-15K,而具备5年以上经验的资深工程师薪资可达25K-40K,技术主管或架构师年薪甚至突破60万。2024年鸿蒙开发岗平均薪资较传统安卓开发高出30%,且随着鸿蒙生态向智能家居、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拓展,开发者可参与的创新场景将更加丰富,职业成长空间巨大。

(六)报名方式及咨询

报名:2025年7月18日-8月19日登录教务系统提交申请;

审核:学院择优录取,8月25日公布名单;

开课:2025年秋季学期起,授课时间为晚间或周末。

咨询:QQ群:100989054

二、教育部首批“双千计划”微专业“人工智能训练工程”

E1FA


(一)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训练工程”微专业围绕榆林“能源金三角”智能化转型需求,以“数据标注筑基-算法训练攻坚-产业场景落地”为培养主线,培育能源设备时序数据标注、多模态算法工程化训练等核心能力,打造既精通AI使用技术、又熟悉本地产业数据特性的复合型人才,服务能源化工、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数字化场景落地。

数据工程能力:掌握工业传感器数据清洗标注、图像语义分割标注等技能,熟练使用Label Studio、CVAT等工具达到产业级标注效率;构建数据质量管理体系,能制定符合ISO 8000标准的能源化工领域数据标注规范。

算法训练能力:精通分布式训练框架(PyTorch Lightning/Horovod),完成千亿参数模型的混合精度训练与显存优化;掌握大模型微调技术(LoRA/QLoRA),在能源化工和现代农业等垂直领域实现精准模型推理;

产业落地能力:设计端到端AI解决方案:从数据标注标准制定、算法选型优化到边缘计算部署。


(二)招生对象和条件

1、招生对象

人工智能训练工程微专业主要面向计算机类、自动化类、能源化工类大三/大四学生。

2、报名要求

(1)需具备Python编程及数据处理基础;

(2)通过标注能力测试,或具备Kaggle等算法竞赛经验;

(3)优先选拔计划服务榆林本地企业(如延长石油、陕煤集团)的学员;

(4)主修专业成绩良好,学有余力。

(三)招生计划和学制

本次招生规模为20人,学制为3学期(1.5年)。

(四)课程设置

146BE

(五)就业前景

修满学分后获榆林学院人工智能训练工程微专业证书,定向推荐至合作企业。

就业前景分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医疗、金融等领域的深度渗透,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突破6964亿元,预计2030年人才缺口将达600万。大模型、多模态算法等技术迭代催生了模型调优、AI合规等高技能岗位需求,相关人才年均需求增长超30%。就业市场呈现高薪化与多样化特征,实习期薪资超8000元,资深工程师年薪可达百万,但医疗、金融等行业亟需“技术+垂直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榆林本地在智慧能源、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等领域催生出算法工程师、数据标注师、AI训练师等紧缺岗位。

(六)报名方式及咨询

报名:2025年7月18日-8月19日登录教务系统提交申请;

审核:学院择优录取,8月25日公布名单;

开课:2025年秋季学期起,授课时间为晚间或周末。

咨询:QQ群:100989054

三、教育部首批“双千计划”微专业“无人机智控及视觉检测”

C4F1


(一)培养目标

无人机智控及视觉检测微专业聚焦榆林市能源化工、现代农业及低空经济产业需求,以“智控技术+视觉检测”双核驱动,培养具备无人机驾驶、无人机系统开发、智能感知与行业应用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依托区域无人机产业链(如煤矿巡检、生态治理),打造“产教融合+场景化实训”特色,填补工业级无人机智控算法开发与高精度视觉检测领域人才缺口

知识目标:掌握无人机飞控原理、计算机视觉算法、传感器技术等核心知识,熟悉

能源化工安全规范、农业环境建模等行业标准。

能力目标:能独立构建 AI 视觉检测模型,完成电力巡检、管道检测等场景化任务。

素质目标:具备跨领域协作能力、工程实践素养及创新创业意识,适应低空经济产业快速迭代需求。

(二)招生对象和条件

1、招生对象

无人机智控及视觉检测微专业主要面向榆林学院自动化、计算机、电子信息等方向在校本科生。

2、报名要求

(1)具备计算机基础,认同工匠精神与科技报国价值;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纪记录,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3)主修专业成绩良好,学有余力。

(三)招生计划和学制

本次招生规模为15人,学制为3学期(1.5年)。

(四)课程设置


1A47E

(五)就业前景

修满学分后获无人机智控及视觉检测微专业证书,定向推荐至合作企业。

就业前景分析:无人机智控及视觉检测领域人才需求旺盛,毕业生可从事无人机飞手、无人机教官、工业级飞控系统开发、AI 视觉检测算法设计等核心岗位,技术岗经验积累后薪资涨幅显著。榆林高新区、靖边无人机试验基地等产业集群提供本地化就业机会,覆盖煤矿安全巡检、油气管道检测、生态沙地监测等产业场景,同时辐射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延安红色文旅区等周边市场,适配无人机测绘、消防应急等新兴需求。叠加国家“低空经济”战略及陕西省产业升级政策支持,行业年增速超20%,职业发展通道涵盖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及跨领域创新,适配能源、农业、应急管理等多行业。此外,持有CAAC无人机执照或1+X 证书者可优先参与政府主导的智慧矿山、数字乡村等示范项目,职业晋升路径清晰,区域人才缺口持续扩大。

(六)报名方式及咨询

报名:2025年7月18日-8月19日登录教务系统提交申请;

审核:学院择优录取,8月25日公布名单;

开课:2025年秋季学期起,授课时间为晚间或周末。

咨询:QQ群:100989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