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4年10月17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办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见义勇为模范”任凤祥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由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斌书记主持,副书记徐绘及400余名学生参加。
本次报告会我院特别邀请了信息工程学院校外辅导员、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黄河抢险救人英雄船工、陕西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感动陕西”十大年度人物、中国好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任凤祥同志作为主讲人,任凤祥同志以其四十多年黄河摊上舍己救人经历,引领同学们共同领略了见义勇为的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感人情怀,以及他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
报告会伊始,王斌书记首先向与会师生简要介绍了任凤祥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他提到,任凤祥作为一位普通的农民,却凭借自己的英勇行为和无私奉献精神,成为了全国道德模范,他的事迹感人至深,成为在座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楷模。
随后,任凤祥同志走上台前,用他那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向在场的师生们讲述了自己与黄河的不解之缘以及他在黄河岸边一次次英勇救人的故事。他回忆道,18岁那年,他第一次从黄河中救起了一位村民和他的羊,从此便走上了见义勇为、黄河救人的道路。救人最多的一次是1986年4月11日,山西省临县一艘客船在驶往佳县白云山途中触礁沉没,船上171名乘客全部落水。任凤祥发现上游有船出事,立即跳上了另一条木船掌舵,大声立下两条规矩:“只许救人,不许捞东西”,“先救活人,后捞死人”。在这次事故中,任凤祥的舅舅也落水了,并向他呼救,但他毫不犹豫地把船开往了落水者密集的水域,救起31名落水者(其中29人生还),打捞起9具尸体。在任凤祥的记忆里,最危险的一次是救安塞的一位小伙子,差点把命搭上。那次他背着高粱袋子游泳去河对岸,中途遇到一位小伙子,因体力不支正在浪涛中挣扎沉浮,并声嘶力竭地喊叫“救命”,眼看着即将被激流吞没,任凤祥当即游过去,用力托起小伙子的身子朝岸边游去。尽管他卸掉了高粱袋子,但由于水急浪大,还是难以靠岸,他就托举着小伙子一直漂游了十几里远才得以靠岸。回到家后,任凤祥给小伙子换上了自己过年时才舍得穿的一身新衣服,并在第二天把家中仅有的13元钱送给小伙子作路费。四十多年来,他始终秉持着“捞人不捞财”的初心,无数次拒绝物质和金钱的感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在谈及黄河救人时,任凤祥同志说:“做好事,做善事,做有道德的事,这是我始终坚持的信念。救人不收钱,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也是我四十多年来一直坚守的原则。”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师生的心弦。
任凤祥同志不仅自己践行高尚品德,更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务。2013年6月,他带头组建了“任凤祥志愿服务队”,多年来坚持“服务社会、帮助他人、提升自我、实现价值”的服务理念,广泛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传承和弘扬着舍己为人的精神。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共同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
报告会结束后,王斌书记再次对任凤祥同志的先进事迹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和崇高的敬意。他勉励在座的师生们以任凤祥同志为镜,学习他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努力成为善良且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王斌书记也再次强调了信息工程学院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并详细阐述了学院致力于培养的四种卓越品质:具有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以及终身学习的新时代大学生。他鼓励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承担责任,秉持诚信公正的原则;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次讲座将“劳模精神”、带入校园,为学院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争做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希望广大青年学子保持一颗学无止境、刻苦耐劳的初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让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有机融合,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精彩人生。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